Li-Air电池是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(Japanese Technologies Institute,简称“Li-Air”)和“Li-Air”(Japanese of Japanese,简称 JSPS)联合研发的一种大容量锂离子电池。该电池的阴极为金属锂,阳极为空气中的氧气,通过固体电解质将两个电极分隔开来;电极是用有机电解质,而电极是用水基电解质。
在放电过程中,负极作为锂离子溶解在有机电解质溶液中,再通过固态电解质进入正极的水系电解质;本项目拟研究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-电极材料-电极材料体系,利用该体系对电极材料进行充放电、放电、放电等过程,实现对电极材料性能的有效调控。该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,电子经导体线向负极输送,锂离子从正极的水系电解质中穿过固态电解质,进入负极,与负极发生化学反应,形成一种金属锂。在正极上,羟基因丢失电子而产生氧气。
通过对正极电解液和负极锂进行更换,锂空电池不需要进行充电,其放电容量高达50000 mAh/g,具有高的能量密度,在理论上,30 kg的金属锂相当于40 L汽油所释放的能量。该方法制备的氢氧化锂易于回收,对环境无污染。然而,该材料的循环稳定性、能量转化效率以及高倍率等问题仍有待解决。
2015年,由剑桥大学的格雷研发的锂空电池,在“超过2000次”的充放电次数下,在理论上实现了90%以上的能量利用率,进一步推动了锂空电池的实际应用。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IBM于2009年发起“可持续运输”计划,旨在研制一款适用于家庭电动车的锂空电池,有望在一次充放电后续航时间达到500 km左右,而最近日本旭化成公司、 Central Glass等也相继参与此计划,其研究成果必将推动锂空电池技术走向实用化。